2022-04-20 11:12:39
剧本杀是什么意思 https://www.td010.com
柠檬心理丨作者
柠檬心理&QQ音乐丨音频
Pexels、Pixabay、网络丨图源
工业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“标准”,数不清的商品都是按照统一标准生产出来的,而这种对于标准的追求也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选择。
比如有的家长就将自己的孩子也当做商品来要求,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达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标准线,至于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色都不重要,甚至他们会觉得那是多余的,他们只想要孩子活出他们想要的那个“标准”的样子。
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,却从不关注孩子本来的样子,最后还怪孩子不争气,这不仅是毁了孩子,也是毁了你们的家庭……
下面我例举三条,你可以自测一下,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家长。
第一条
认为其他孩子什么样,自家孩子就该什么样。
这些家长的内心是非常迷茫且焦虑的,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期望孩子成长成什么模样,但又生怕自己的孩子会不如别人,那该怎么办呢?
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。
人家孩子有的,我家孩子也要有,别人家孩子会的,自家孩子也要会。
比如听到别的小朋友有补习班,哪怕自家孩子成绩不错,那也要去上;
再比如别的孩子因为喜欢,所以从小学习绘画,那自家孩子不管喜不喜欢有没有天赋,反正也要学。
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把孩子和自己都搞得精疲力尽之后,也没什么成效,而且亲子关系还会日渐紧张。
第二条
觉得社会要求孩子什么样,孩子就要什么样。
有些父母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,就是想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,或者至少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。
那事业有成的人该具备什么特征呢?
出身名校,博闻强识,能言善辩,交友广阔……
不管真假,他们觉得自家孩子必须要具备这些特质,所以对孩子从小就要求严格,孩子不爱看书?
不行!每天至少看半小时!
孩子害怕讲话?不行!报个演讲培训班,势必要改掉这个“坏毛病”。
可这样长大的孩子,即便成功了也是不快乐的,跟父母的关系也是有问题的。
第三条
自己想要孩子什么样,孩子就得什么样。
在有些父母眼里,孩子不是他自己,而是一个工具,一个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。
比如家长自己虚荣,想要让所有人羡慕崇拜,可自己不好好努力,逼着孩子要名列前茅让他长脸;
再比如家长自己没上到名校,逼着孩子一定要上名校,完成自己当年未完成的理想。
他们对孩子的投入和付出,更像是一种投资,只待来日孩子能够给他回报。
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,要么极度顺从,要么极度叛逆。
前者当然会让父母的愿望落空,一个极度顺从的人没有自我,只是个提线木偶,如何能帮你完成你制定的那些宏大目标呢?
而后者即便孩子替你完成了理想,他也只想逃离你。
希望家长们可以明白,孩子是独立的个体,他不是任何人的附庸。
就像你被你的父母期待着、要求着,最终其实也是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你自己。
我们可以引导孩子,但是无法框定孩子,就像你可以给树苗剪枝,但不应该限制它的生长。
如果你硬要以某种标准去要求他,那他可能只会成长为一棵发育不健全的树。
本文由【柠檬心理课堂】原创,关注我,带你了解更多心理小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