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城网

从写诗作画,到研究美食,敬称沈周一声“吃货”

2022-05-27 21:20:00

作为吴门画派的领袖,沈周风趣幽默,他从不慕权贵,而喜隐居田园,怡然自乐。他的诗画中不仅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情怀,还处处映照着他宽广丰富的内心和天真童趣。

沈周画像

初夏不久将至,苏州开始进入地产水果丰盛繁茂的好时节。比如再过一阵子,古城内就可处处看到装在竹筐里的枇杷。

枇杷柔软多汁、风味甘甜、肉质细腻,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。沈周对它夸赞有加,在画作《枇杷》上,他自题:“弹质圆充饤,蜜津凉沁唇。黄金作服食,天亦寿吴人。”

沈周笔下的枇杷格外诱人

翻阅沈周的画作,其主题不乏苏州时令水果,除了枇杷,杨梅也经常成为沈周的素材。它肉质细腻,酸甜多汁,苏城里的老少对它“爱不释口”,而几百年前的沈周也钟爱它。

沈周的作品《杨梅图》中有题诗一首:“我爱杨家果,丸丸绛雪丹。溪园只宜种,只作画图看。”在现存的两件传为沈周所作的《杨梅图》上,都留有这样的题诗。

沈周《杨梅图》

身在吴地的沈周有着足够的自由和便利品尝新鲜的杨梅。“摘落高林带雨枝,碧烟蒸处紫累累。”或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他笔下的杨梅非常诱人,真想咬上一口。

不过,沈周对杨梅的爱,不仅在于它的外观与美味。在沈周看来,杨梅果实从青变紫的成长经历像极了读书人的理想生涯——“自幼好着青碧衫,壮亦绯,老服紫縠裘。”

杨梅暗喻着读书人的成长

除了画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水果,沈周还爱画作为“盘中奢侈品”的螃蟹。

据说,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名和沈周有着莫大关系。日常除了画画教徒弟以外,最大的乐事就是逗螃蟹。他本人就在阳澄湖边长大,对大闸蟹的习性和吃法了如指掌——“莫怪老夫出手狠,卸甲开膛膏腴凝,三两香醪难醉我,金秋食蟹正当令。”

沈周画的“豪横”螃蟹

闲来无事,沈周常常到小河边去看螃蟹,观察螃蟹的一举一动,研究怎么做螃蟹味道好。传说他经常用墨汁调以糯米为饲料,经过反复试验,使蟹的味道鲜美,个头变大,蟹肉肥而不腻,蟹黄增多,成为美食极品,众乡亲也纷纷跟着学习。沈周也算从玩螃蟹玩成了养蟹高手。

沈周的《郭索图》

不仅爱吃蟹,沈周画蟹也是一绝,《郭索图》《芦蟹图》都是其代表作。《郭索图》先用淡墨画蟹壳、蟹脚,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凹凸,浓墨渲染双螯,用笔老辣稳健。《芦蟹图》绘芦苇一丛,肥蟹三只。其中两蟹张牙舞爪,互不示弱,而另一只则于芦苇丛中觅食。他用淡墨画蟹壳、蟹脚,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凸凹,将螃蟹横行霸道的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,可谓画蟹高手。

从写诗,到作画,再到真真正正地研究美食,俯首作揖,敬称沈周一声“吃货”,是对这位明代大家最亲切的敬意。

来源:“姑苏古城”微信公众号

作者单位: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

媒体选稿编辑:李俊锋(新媒体运营师、高级摄影师)


海外支付宝充值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创城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