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7-01 17:58:00
美国推出所谓“印太战略”后,个别国家的政客跟风而动,也扬言与中国经济“脱钩”。针对这种不寻常的舆论动向,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表示,中国经济持续发展,影响力也与日俱增,创造了许多合作、贸易、繁荣的机会,各国不能不与中国做生意。李显龙的预判成真,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韩国通过事实,验证了这种观点。
韩国《国民日报》6月15日报道称,韩国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越来越依赖中国,尤其是电动车零部件几乎无法离开中国。统计数据显示,韩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占比已从2000年的1.8%上升到2021年的34.9%,同一期间日本的汽车零部件的占比则从45.5%下跌到11.6%。虽然韩国国内要求将零部件生产基地多元化的呼声不断,但真正很少有韩国公司将工厂迁出中国。韩国新总统尹锡悦在大选期间曾表现出靠近美国的倾向,主张加强韩美同盟。
尹锡悦执政以来,在外交领域颇为活跃,很快实现了韩美首脑会谈,希望通过继续打“美国牌”争取选民支持。然而上台一个月后,尹锡悦就遇到了阻力,好评率下滑。最新民调结果显示,尹锡悦的施政好评率降至48%,连续两周下滑。韩国开发研究院发布的《6月经济动向》指出,受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和原材料价格飙升的影响,韩国经济恢复势头正在逐渐放缓。对尹锡悦而言,经济问题是个巨大的挑战。在这种背景下,“反华路线走不通”火了。
近日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在社交媒体上推荐涉华题材新书《掌柜主义的诞生》,引发外界高度关注。这本书在韩国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,甚至登上韩国国内畅销书排行榜总榜榜首。该书作者金希教1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,反华路线走不通的根本原因是,就连美国的反华政策也未能成功。他认为,文在寅推荐该书是在向韩国国内的“嫌中情绪”发出警告,希望大众学会用多角度思考问题,避免国家利益受到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