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8-01 19:17:01
电影超能一家人成本多少 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ysxm/456.html
日前,福州玉石雕艺术大师刘传斌
被评选为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
石出寿山,艺出樟林
赫赫有名的鼓山镇樟林村
是福州寿山石两大雕刻派系中
东门派的发源地之一
刘传斌便生长于此
近日,记者采访了他
“我家附近曾有一家知名工艺石厂,汇聚了众多寿山石雕刻家,我从小耳濡目染。”53岁的刘传斌回忆,20世纪八九十年代,他先后就读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、福州职业技术学院。之后因兴趣,开始自学寿山石雕刻。
“勤快”二字就是他初学时的最大秘诀
只要有空就握刀练习
划伤、割手是家常便饭
“那时,一边琢磨刀工,
一边观摩其他寿山石雕刻大师的作品,
而后再临摹,熟悉手法。”刘传斌说
好的作品,首先要有好的石料
为此,刘传斌经常跋山涉水
跑到各个寿山石原采地观察、寻找
不但见识了许多奇石珍品
还和采石人逐渐熟悉
掌握了不少经验
在前辈指引下
刘传斌决定专攻薄意雕刻技法
“简单来说,薄意就是将想要呈现的画面轻轻地刻在寿山石表面,不损耗过多石料。”他说,薄意雕刻看似简单,但要达到极致,需要打磨无数细节——既要结合寿山石绝妙的主题图案构思,又要结合石头本身的纹路特点设计,更要有精细的刀工手法。
多年练习中
刘传斌养成一整套独特的雕刻习惯
大致有选石、定题、劈石、
上刀、分层、细刻等步骤
每一步都要精雕细琢、不容有失
“好的石料难得一遇,要好好把握,雕出好的作品。”刘传斌说,寿山石极具灵性,雕刻者需用心与石头“对话”。
去年,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省内一个展馆联系上刘传斌
请他以“红色革命”为主题
雕刻一件作品
为了寻找一块有眼缘的石头
刘传斌埋头在各大寿山石
交易市场精挑细选
最后运回一块近50公斤重的寿山石
这块石头,表面沟壑起伏,一面雪白、一面鲜红。他思索良久,最终确定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浓缩成一个历史画面,以石头白色为底色,渲染红军出生入死穿越茫茫雪山的历史场景,再将英雄先烈的热血传奇刻在红色面。
“定好草稿后,就要开始琢磨:几位战士?什么特点?姿态如何?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。”刘传斌介绍,“硬币大小的一块表面,有时要划上百刀,每一刀都不能随便下。”
最后,花费近4个月
这件名为《红色铁流》
重量与原石差不多
如两个篮球大的“双面”寿山石作品
历经数万刀精雕细琢后亮相
刘传斌的技艺
再度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
自1993年前后开始收徒
刘传斌已带了上百名徒弟
其中不少人成为
新一代寿山石雕刻技艺传承者
“我现在还在带徒弟,传承工作要坚持做下去,新人源源不断,才能让寿山石雕刻技艺永葆芳华。”刘传斌说。
福州晚报记者蓝秀楠/文叶诚/摄
新媒体编辑李琼
监制管慧危砖黄
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
福州鼓楼、台江、仓山2022年小学、初中招生办法发布,向福州晚报微信对话框发送关键词“鼓楼招生”“台江招生”“晋安招生”“仓山招生”“马尾招生”,可获取相关招生政策及部分划片范围。